浙江嘉兴客户铜件拉毛:专业沟通铸就卓越效果

发布日期 2025-07-31

微信公众号首图.jpg

 

样品寄送:细节中藏着品质期待

浙江嘉兴客户的铜件样品,是裹着三层防护抵达莱纳斯实验室的。防静电袋紧贴着铜件表面,中间层珍珠棉按工件轮廓精准切割,最外层木箱里还垫着防震泡沫 —— 这份细致的包装,早已暗示了客户对品质的严苛追求。开箱时,三件不同规格的铜件静静躺在定制凹槽中,附带的需求单上,红色批注格外醒目:“拉毛纹理需呈流畅线条状,粗糙度 Ra2.0μm±0.3,边缘不得有 0.01mm 以上毛刺”。​

线上沟通:专业碰撞敲定工艺细节

专业团队的响应从测量开始就透着严谨。技术工程师戴上无尘手套,将铜件固定在精密检测台上,用 0.001mm 精度的测微仪记录下 12 组关键尺寸,连内壁凹槽的弧度都标注到小数点后三位。首轮视频会议里,4K 镜头对准铜件表面,工程师放大 20 倍展示原始状态:“您看这里有 0.02mm 的氧化层,拉毛前需要先做预处理,否则会影响纹理均匀度”。客户方的采购经理立刻调出三维图纸:“我们的铜件要和铝制部件配合,纹理深度必须控制在 0.05mm 以内,不然会导致装配间隙过大”。​​

拉毛效果:数据与体验双重认可

最终呈现的拉毛效果,让视频那头的客户忍不住惊叹。自然光下,铜件表面浮现出规律的拉丝纹理,宛如流水冲刷的河床,每一条纹路间距误差不超过 0.03mm。用指尖轻划,触感如细沙拂过,却毫无滞涩感。
 
微信图片_20250731144546_75.jpg 微信图片_20250731144546_76.jpg 微信图片_20250731144546_77.jpg
 
检测报告上的数据更具说服力:30 个检测点的粗糙度全部稳定在 Ra1.9-Ra2.2μm,边缘毛刺经激光测量为 0.005mm,远低于客户的限定标准。​
最令人满意的是实际应用表现。在模拟工况测试中,拉毛处理后的铜件与铝部件装配时,贴合度达到 98% 以上,远超客户 85% 的基准线;经过 500 次冷热循环试验,纹理层无脱落迹象,导电性始终保持稳定。客户代表收到样品后,特意拍摄了装配视频反馈:“这拉毛精度太到位了,部件对接时严丝合缝,完全不用二次打磨”。

上一页:为扬州客户厚碳钢板打造卓越表面效果

下一页:莱纳斯员工冒雨抢时:澳大利亚去毛刺机订单台风前顺利装柜